冬至日里漫谈节气


古风句子 2022-01-12 15:13:13 古风句子
[摘要]今天是中国二十节气中的冬至了,这个节气就说明了真正要下雪的时间来了,也是真的要很美文阅读>古风句子

【www.szsjdfz.com--古风句子】

今天是中国二十节气中的冬至了,这个节气就说明了真正要下雪的时间来了,也是真的要很冷很冷了,但是这都不是事情,因为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么?但是在这个冬至的节日里面我们需要做的还是得说说冬子这个节日,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看看下面这位作者他是怎么看待这个节气的,又有什么样不一样的看法呢?下面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!

冬至日里漫谈节气

春雨惊春清谷天,夏满芒夏暑相连,秋处露秋寒霜降,冬雪雪冬小大寒。

这个顺口溜,是我在初中学地理的时候,老师教给我们的,至今仍旧在脑海中保留着。这些在现在人看来很是陌生的二十四节气,于我来讲,一点都不陌生。从乡野中走出来的我,对这样与大地有着亲密关系的时间轴,有着天然的亲切感。在我们今天看来,节气仅仅是一个节气,甚至有的朋友开玩笑说,我不知道每个节气干什么,但是妈妈的逻辑是,每一个节气都要吃饺子。

其实和饺子相关的节气,是冬至。冬至吃饺子,在北方人讲“捏冻耳朵”,意在防止冬季的寒冷冻坏大家的耳朵。冬至日,从太阳运行规律上来讲,它的运动轨迹到达了最南方,也就是直射南回归线,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最短的也是这一天。因为光照时间最短,所以这一天又被称为极寒的一天。这天以后,太阳始归,北半球的白昼变长,阳气回升。

节气,是中国人与大自然打交道的一种时间默契。在传统的农业社会,什么时候该耕地,什么时候该松土,什么时候该播种,什么时候该收获,都是有讲究的。每一个时节有每一个时节该办的事儿。就像诗歌写的一样“好雨知时节,当春乃发生。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”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”“绿树阴浓夏日长”等都是和时节有关系的,保留到我们现在用的如“明前茶”其实就是清明节前的茶叶,这个时候的茶叶,是新发出来的嫩芽,还没有经过春雨的洗礼,口感较好,所以叫做明前茶。

我喜欢这样带着泥土气息的文化载体。从历史的长河走走来的中华儿女,在朴实的土地上赤膊劳作的华夏子孙,在太阳的东升西落中,在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的时间轮回里,在春种夏忙秋收冬藏的四季交替里,把时间的轨迹用节气来表示,也是这些来自于万物生长的土地中的时间轴,影响着普通百姓,影响着达官贵人,影响着皇族贵胄。即便是皇家至尊,也要在自家门前放上石圭,让这个来自黄天厚土的时间概念指挥着自己的生活。

冬至日里漫谈节气

有人说,节气是中国人的第五大发明。

那四大发明是:火药,指南针,造纸术和印刷术。

当人们慢慢从土地上抽离,慢慢的融入城市,慢慢的在工业化的洪流中迷失,时间的观念也逐渐的淡薄,我想,人们所想的这第五大发明,或许仅仅是一种为了忘却的纪念。它已经没有什么实际的存在价值,只是作为一种文化符号,混迹在传统文化之中,成为我们珍视的对象。

每年到麦收前后,总会听妈妈说,离芒种还有几天呢,小麦还没熟。

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在农忙的时候回家,用镰刀割上一捆麦子了。当我表达我的遗憾时,爸爸却说现在谁还用镰刀割麦子啊,多慢啊,你看,家里这十几亩麦子,我一上午就可以收拾完。

当然,是租赁的收割机。

而在二十年前,这十几亩麦子,至少也需要一周的时间才能完成。从芒种到夏至,中间十五天时间,真的是小麦收割完毕,然后种植玉米大豆等秋季作物,所以这个“芒种”两个字,其实是前后两个动作,一个是大麦小麦这些作物的收获——“芒”,麦芒,收获。而后是谷,豆,黍这些秋季作物种植。合二为一,是为芒种。我想大致二十四节气适合中原大地的种植习惯息息相关,不然怎么这些节气和我的故乡华北平原的种植习惯这么高度的契合。这样的节气,这样的时间仿佛是身边的一个人儿一样,守护着你,让人能够感受到它的存在,然后伴你走过春夏秋冬。

工业化加快了我们的发展速度,同时,也收割了我们本有的时间观。

记得一本书叫做《公司的力量》,讲到世界各地的时间是如何统一的这个事情的时候,它采用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:当英国最早进入工业革命的时,乡下的多数农夫仍旧是遵从着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和节奏。但是一个国家是有东西跨度的,所以日出时间肯定是不同的,而火车到达某地的时间必须要求时间一致,如果都按每一个地方日出日落的地方时而言,那么火车运行势必就乱套了,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全英国上下南北东西的时间全部运用了一个标准时间,才真正时间了人类历史上时间的一个统一。

冬至日里漫谈节气

可以说,标准时间,是火车带来的一场革命。后来是飞机,还有更多更多,因为国家或者地区的缘故,无法全球统一成一个时间,那就划分地方时和区时吧,那就伦敦时间,北京时间,纽约时间,每一个星际酒店大堂都会摆上几个钟表以示时间的差异。

他们还不算太倒霉,总没有像我们国家一样,把公元纪年这样的时间轴线丢掉,完全用起了西元。手机里的万年历能够带我们到达过去和未来很多很多年的时间,甚至过去或未来我们都不存在的时间,但是没有了人,没有了生命的气息,这样的时间,就没了温度。

老一辈作家中,会时不时的在文章中谈到布谷鸟,谈到雁南飞,这些鸟儿的出现和离去都是和节气息息相关,不是它们遵循了节气,而是人类从它们身上总结了规律。我喜欢阿来在《蘑菇圈》里的这样的描述:布谷鸟的叫声中,白昼一天比一天漫长了。听见山林里传来这一年第一声清丽悠长的布谷鸟鸣时,人们会停下手中正在做的活,停下嘴里说着的话,凝神谛听一阵,然后有人就说,最先的蘑菇要长出来了。

所有的故事围绕着蘑菇展开,而开启这个故事的钥匙,就是布谷鸟的叫声。

节气,是带着万物生灵的声韵气息,与人们生活相伴的。布谷鸟声起,大地回春。仿佛是它的声音,叩开了春天的大门。

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,我们的后人不会发出这样的感慨:这些节气都是些什么玩意儿?到底有啥用?

不过,冬至,您,别忘了吃几个饺子,捏冻耳朵。

本文来源:http://www.szsjdfz.com/mw/176443/

相关标签:
相关阅读
  • 胡砚光文言文请假条原文 胡砚光文言文请假条原文
  • 官三民四船五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习俗 官三民四船五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习俗
  • 腊八节的由来传说以及风俗和故事 腊八节的由来传说以及风俗和故事
  • 夜壶放在酒柜里看图猜成语答案 夜壶放在酒柜里看图猜成语答案
  • 一个才旁边8个杯子猜成语答案 一个才旁边8个杯子猜成语答案
  • 两个官帽一大一小猜成语答案 两个官帽一大一小猜成语答案
  • 冬至为何大如年 冬至大如年是什么意思 冬至为何大如年 冬至大如年是什么意思
  • 皿方罍怎么读读音介绍 皿方罍花了多少钱 皿方罍怎么读读音介绍 皿方罍花了多少钱
为您推荐